波罗的语族概述
波罗的语族(Baltic)使用于波罗的海东岸的几个国家,特别是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值得注意的是,爱沙尼亚语并不属于波罗的语族,甚至不属于印欧语系)
波罗的语言与斯拉夫语言的关系比较紧密,在很多分类标准中会将其统一称为波罗的-斯拉夫语族(Balto-Slavic)
因此,从音系上看,波罗的语和斯拉夫语是有接近之处的
波罗的语全部使用拉丁字母,且正字法与拉丁字母斯拉夫语有较大区别,在整个欧洲也很独特,因此很容易辨别,难点仍然在于内部几种语言的区分
拉脱维亚语 latviešu valoda
使用于:拉脱维亚
bura siers skrejrats arbūzs smaids glezna suns bumba maijpuķīte šķiltavas slims dzelzceļš graut galvaskauss zirneklis oranžs plaukšķināt lustra celtnis ķiploks makaroni celtne akmens smiltis skulptūra sēne
特殊字母分为两类:
- 上加横线的长元音:ā ē ī ū
- 尽管使用上加横线代表长元音在语言学研究中很常见,但现代语言使用这种标记的其实很少,拉脱维亚语是其中之一
- 加撇的辅音字母:ģ ķ ļ ņ
- 这种字母修饰方式相当独特
- 它们表示的是腭化辅音,即斯拉夫语中的软辅音,这也体现出波罗的语和斯拉夫语的亲密关系
- 在斯拉夫语中常见的č š ž
拉特加莱语 latgalīšu volūda
使用于:拉脱维亚东部 - 拉特加尔
cierkuzs daguļs grīzt ar nazi plots ceļs tomats moksuot skora stuņdinīks vyrtuve cīšruņs zeme lopa ūla kukuruza adeitnīks klīgt cybuļs aiļa trejstyurs reiti cena arbuzs paļts skrīnmašine vanys ustoba
与拉脱维亚语非常接近,被拉脱维亚官方视为拉脱维亚语的一种变体
使用的字母表与拉脱维亚语几乎完全一样,比拉脱维亚语多了ō和y。其中y在拉特加莱语中比较常见,而拉脱维亚语不使用,可以以此作为区分二者的依据
立陶宛语 lietuvių kalba
使用于:立陶宛
vaĩsiai dėžùtė váltis põpierius úostyti stovė́ti šešì są́siuvinis važiúoti dvìračiu sąvaržėlė žmogùs žiedìnis kopū̃stas póilsis fòtelis reiškinỹs dù čiáupas parodà statìnė rytaĩ bùrė kláusti pir̃štinė kàsti mė́nuo juõktis
其字母的复杂程度比波兰语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一眼辨别,具体如下:
- 特殊辅音是经典的č š ž
- 特殊元音极其丰富,包括加点的ė,加横线的ū,和右下角加尾巴的鼻化元音ą ę į ų(这与波兰语有相似之处)
- 在上述特殊元音字母的基础上,还使用二声重音、四声重音表示不同的重音,使用上加波浪线表示长元音,例如上面例词中的:dėžùtė kopū̃stas stovė́ti pir̃štinė,甚至长音波浪线还可以加在辅音字母r头上,这些记号也可以加在本身就是特殊字母的元音上,使得字母附加标记极其复杂
- 事实上,立陶宛语的重音和长音记号在大多数场合是不使用的,只在词典等追求清晰的场合使用,但猜语言游戏中完整使用了这些记号,带来了立陶宛语极其特殊的外观